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建筑美学思想是美学中有关研究建筑审美功能问题的思想,而道教建筑的美学思想则是以道教建筑为研究对象的。宗白华在谈到建筑时说: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或表示民族之精神)[1]宗教建筑同其它建筑形式一样是实用与美的结合体,具有满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两种功能。只是相比其它非宗教类的建筑而言,宗教建筑更加强调象征性与精神方面的功能,尤其是生命之表现。因此,宗教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线条、比例、材料以及装饰、色彩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建筑美,表达各宗教独特的建筑美学思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以道家思想为主、集采众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的物化形式,其作用不仅在于满足其宗教功能,如祭拜、修行、举行斋醮仪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道教建筑这种物化象征形式使道教信徒获得对生命的审美感受,并由此展现道教的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以及神仙信仰。
一、自然之美的美学思想
自然美是道教的最高境界。对于自然之道的重要性,《无上秘要》卷100《入自然品》说: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无为者,道之极也。虚无者,德之尊也。惔泊者,德之宫也。寂嘿者,德之渊也。清静者,神之邻。精诚者,神之门。中和者,事之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无为者,故生可得而长。能虚无者,故气可得而行。能惔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声可得而藏,能清静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诚者,故志可得而从。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为道,当以自然而成其名。[2]为了体现以自然之道为美的自然之道,道教建筑十分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道教认为只有热爱生命、尊重自然,认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在美的体验中实现对道教生命境界的追求。对于道教建筑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营建建筑时尽可能地不破坏自然、尊重自然,借自然之景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就会体现出这种自然之美了。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注疏》卷3中说:自然者,妙之本性。性非造作,故曰自然。[3]重点提出了性非造作,这正是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的精神所在,也是指导道教建筑的重要美学思想。宗白华在《技术与艺术》一文中谈到了一个例子:
就建筑来说,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我们若于适当地点有一亭翼然,我们会感到它融合于自然,以它的线条姿式表现出山水的线条姿式来。此亭确为人工造的,而非自然的表现,然而吾人偏能感觉其为自然。这种矛盾的心理的确是很神秘,很微妙的。何以吾人感觉到它为自然,而非人工的呢?这不能不归功于古代的人,能了解自然。他们深知每一种不同的山水,均各有其特有之色、线、结构、灵魂,造成它特殊的风格。我们当然不能改变山水,创造山水,但能体验到山水的风格,伟大的建筑家能因山就水,度其形势,创造适合的建筑物,表达出山水的风格,以人为的建筑结构显示出山水的精神灵魂,有画龙点睛之妙。[4]
这段话虽然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例子,但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这个哲理与道教法自然的建筑思想是一致的。特别是最后的总结更是将伟大的建筑家法自然的具体方法呈现了出来。道教在宫观选址、布局与营造上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特别是在山地宫观建筑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从现存的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等道教建筑群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这样一种自然之美。这些道教建筑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建筑家因山就水法自然的杰出作品。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道教宫观都有自然环境可资利用,对于在远离山林的地方,诸如都市、城镇营建道教宫观,那如何来体现这种自然之美的美学思想呢?对于这种情况,道教多以人造园林的形式创造自然环境来辅助道教建筑营造出这种自然之美,让道教建筑与道教园林和谐共存、互为补充,深入其中则给人一种宛若天生的审美感受。因此,道教园林也成为了道教宫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审美组成部分。
二、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
返朴归真的思想源于老子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朴也多有论及,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5],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6]等等。一般意义上来说,这里朴的意思是指最接近于道的物质。但也指朴素之意,如见素抱朴,要求人们具有抱朴守道、遵从自然、素淡清真的审美观念。庄子在老子的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7]、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8]的理论。这个朴在道家看来是指事物的原始状态,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美。由此,道家将朴作为美的最高标准,主张保留事物本身完美的原始形态,进而保留其中所蕴含的美,不主张以华丽、繁复的修饰为美。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崇尚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排斥镂金错彩的富丽堂皇之美。
在道教中,返朴归真原指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伪性,返归人原初时的淳朴和纯真的本性,与道同一。起初这是道教中人的一种修炼方法,后来也渐渐成为了道教中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既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那么为其修炼、生活提供空间场所的建筑也应具有这种思想内涵才能与之协调。宗白华在《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一文中说:世界唯有最抽象的艺术形式如建筑、音乐、舞蹈姿态、中国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与花纹乃最能象征人类不可言状的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9]道教建筑可以说最能象征道教信徒的心灵与生命的律动。道教建筑在营建过程中以道教信徒修炼、生活的需要为指导进行,而这种需要也是以道教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通过物化的转换,使得道教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逐步渗透、体现在道教建筑中。因此,道教建筑不仅要满足道教中人在修炼、生活中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要,而且更是要将这种蕴含在道教建筑中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通过建筑表达出来,通过审美过程中所体悟到的建筑美学思想进一步深入地体悟到道教的哲学思想。宗白华先生说得好:(形式)不只是化实相为空灵,引人精神飞越,超入美境。而尤在它能进一步引人由美入真,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10]要达到由美入真的目的,这就需要道教建筑具有特殊的美学思想返朴归真。
道教建筑在其色彩、结构以及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如北京白云观,虽为皇家宫观,但其在建筑色彩、结构以及装饰上仍然较其他皇家建筑更为素朴。首先是色彩上给人感觉尤其明显,采用了灰色与红色结合的形式,而没有大面积地使用皇家专属的黄色与青色。且灰色是白云观主要的色彩,其比例远大于红色,而红色仅用于木结构部分,这样给人的整体感觉素朴而又宁静。其次在建筑结构上,除牌楼以外,所有建筑都采用简洁的硬山结构,屋脊、鸱尾等部位的装饰与雕饰也较为简洁,没有其它皇家寺庙恢弘的形制和夸张的线条。最后在建筑材料上,基本以烧制的灰砖为主,就连屋顶的瓦也是烧制的灰瓦,这是与其皇家建筑的身份不相符合的,也正是这种不符合体现了道教建筑特有的返朴归真的建筑美学。
三、天地为庐的时空观念
道教建筑以自然天地作为参照的大尺度空间观念,与中国传统建筑对于空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中国传统建筑较重视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这种室内空间形式是将人的活动与自然分离开来,有意排除大自然,在独立的室内空间进行完全属于人自身的、与自然相对无关的活动,这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与道教法自然的理念相违背的。道教建筑在空间上更多的是将建筑的概念推向一个更广阔的范围,是一种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将道教建筑置于天地之中,将建筑与天地的界限模糊,构成一种更为神秘、玄妙的大空间。从这点来说,道教建筑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坛这种古人祭祀场所的空间想象力。而这种大空间被认为是拟人化了的自然神灵居住或神游的空间,也是人与神进行交流、沟通的最佳场所。由于道教建筑的空间概念已由局部的空间扩展到了以天地为庐的大空间,道教建筑自然也就符合与天地沟通的基本条件。宗白华先生在其《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说到:
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们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他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对于他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这个意识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里。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的画面所表现的不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节奏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感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11]
这也正是对老庄空间理论上的一种体现。而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在道教建筑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时空在这里是不能分割的。这种时空观念对道教园林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道教园林中罗列峰峦湖沼,将大自然吸收进来,形成一个小天地。这个小天地随着四季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进入宇宙空间的艺术境界。
因此,道教建筑与道教园林在体量上不追求大,而是以小见大、以近知远,以有限展示无限的空间意识来扩展其建筑或园林空间,甚至扩展到整个宇宙,体现一种天地入胸臆的美。[12]
四、重人贵生的美学思想
道教主张贵生乐活,把长生成仙当作追求的目标。《养性延命录序》中说:人所贵者,盖贵为生者。[13]《坐忘论》开篇也讲到贵生: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14]《抱朴子内篇》卷14《勤求》开篇写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15]吴筠又进一步把这种生看成是一种美,认为生命是天地之间最美的事物。《宗玄先生玄纲论 width:600px;">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