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探秘“教外别传”,认识曲艺行拜邱祖为祖师的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乐道知心,惟愿天时——被遗忘的曲艺行龙门派

中国北方地区的曲艺行,即旧时跑江湖的说唱艺人,解放后被正式定名曲艺。虽然该行当的流派众多,但大体来说可以分为:黄河以北拜周庄王为祖师的梅、清、 胡、赵北四门,以及黄河以南拜邱处机为祖师的曾、柴、杨、张南四门。以邱祖为祖师的艺人称本门为龙门派,拜师取名皆以邱祖龙门派百字谱为序,世代分明。那么,曲艺行与道教龙门派究竟有何关联呢?曲艺行中的龙门派,是全真道士深入民间、进行社会教化而产生的一个支派。其对中国曲艺的发展和民众的社会教化,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本文从道教龙门派在明代传播分衍的状况作一番探寻,以解析两者的关系,以及曲艺行里龙门派分支的状况和行会组织等。

一、道情的传入

道教自唐代兴盛发展以来,就有了道教的说唱艺术,在长安兴起佛教俗讲的同时,也出现了道教的俗讲。道士在观外游吟讲道的,称为道情。全真教兴起后注重运用乐舞进行传教,将金代流行的大曲、道情和社火与传教活动相结合,将之作为一个贴近世俗、吸引民众的重要宣传手段。这既促进了教义的散播,也丰富了乐舞的内涵。道情,起初是道士布道、化缘时所唱的宣传教义的乐曲,宋金时期发展成为抒情、叙事的民间说唱。全真教道情的出现,是道情衍变得一个重要阶段。全真宗师唱道情,以此抒发修道乐趣。邱处机就擅长道情,西游途中曾散发披襟唱道情,其《磻溪集》多处描写了他唱道情的情景。全真道士唱道情不仅是抒发乐道知心,也是传播大道于民间的一种通俗形式。全真道提倡苦行,道士沿街唱道情的云游乞化,这种旨在弘道的逍遥之游容易接近民间大众,是元明时期道教传播于社会的重要方式。明代,道情并不局限于道家圈内,说唱者既有云游道士也有民间艺人,使道教的道情在社会上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而民间艺人加入说唱道情的行列,应该与明代全真教龙门派在民间的广泛传播有关。

按照学界通常的说法,明代的全真教进入了一个衰落时期。而实际上虽然全真道在朝廷不受垂视,但这反而更促使其在民间扎根,进而广泛地传播。明代全真道特别是龙门派,在民间十分兴旺,传播地区跨度非常大。根据笔者统计,除了通常提到的张静定、沈静圆和张静虚三支外,龙门派在明代十几个省都有分布,尚有二十几支不同的传承(见附表)。而这些支系仅仅是笔者根据现有的资料查询到的,实际的支系肯定要远远超过笔者的统计数量。而且从时间和传承的辈分来看,这些支系井不是出自同一支派。过去有的学者认为明代全真道被朝廷疏远冷落,教团发展受极大限制。龙门派是一脉相传,传衍十分沉寂。通过这个统计,可以考证龙门派并非出自一源。最先的龙门派,应该是出自元代的邱祖弟子(不一定是亲传,但应该是直系),可能就是阎希言一系,最早使用二十字辈。其他支系的邱祖弟子也逐渐采用龙门字派,由此而形成众多龙门派系辈分不一的情况。而道情也因为龙门派的广泛传播,而随之扩散到全国各地。

山东是全真道的发祥地,明代龙门派仍有多支在山东流传。据艺人相传,邱祖在龙门洞收牛道昌为二弟子,牛后在河东活动,再传张德成,张传陈通义,陈传华玄德。华玄德于嘉靖、隆庆年间在山东河南一带传曾敬齐(郓城人)、柴敬文、杨敬先、张敬武四人。这四人开创了后来曲艺行中的曾柴杨张四大门。龙门派道士通过说唱道情劝化民众,由此深人民间,继而为艺人所传,逐渐繁衍发展为曲艺行第一大派龙门派。

二、曲艺行龙门派的传承和分支

乐道知心,惟愿天时——被遗忘的曲艺行龙门派

旧时的说唱艺人多数不识宇,少有文化,对于祖师的事迹多是口口相传,传播到后世难免有所失真,但其中仍保留着部分真实的历史,可与道门的史传相参照。曲艺行自认源远流长,始发于老子,自为神仙一脉。道家祖师爷洪钧(即老子)化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三清传度五祖。五祖重阳祖师度化邱、刘、谭、马、郝、王、孙七真。七真人以艺养生,教化世人,均为重阳派弟子,后传龙门、随山、南无、遇山、华山、嵛山、清静七个门派,后邱祖又传一位茶童为徒,封为尹喜派,成了八个门派。即所谓一气化三清,三清化五祖,五祖度七真,七真传八派。

八派中唯龙门派最兴盛。邱祖长春真人,北宋山东登州府人,广收弟子行艺四方,主支排字有道德通玄敬,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一百个字。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传至五祖敬字辈有曾敬池、柴敬文、杨敬先、张敬武四人,分曾、柴、杨、张,均按原排辈次收徒传艺。清初再增刘、高、齐、卢、孙赵、张赵六支,旁支尚有丁四、槐花王、弦子李、天门、蒋门、梅清等,均敬邱祖。

龙门派传入河南后,形成高、桂、柴、张、沙、赵、韩、杨八个门户,并援用原七真八派之说,称八门皆是邱祖弟子。后因杨通金叛国被清除门户,只好续收刘姓书童为徒补入第八门。按龙门派例规,艺人授徒满百人便可另立门户。柴门第十六代传人常和宾广收门徒够轮回数,便自立了常门。所以艺人中流传着龙门派、原八门,高桂柴张沙赵韩杨,除一剩七,下续刘常之说,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七真八派一百家。

龙门派艺人最初是在民间宣唱渔鼓道情,道情演唱由曲牌体过渡为板腔体,演唱内容原为宣传道教教义的道歌小曲,逐渐演变为具有曲折情节的短、中、长篇的民间世俗内容。在清代中期逐渐发展成为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开封评词、湖北评书、山东落子、安徽鼓书等诸多曲种。其他如卖解(杂技)、幻术(魔术),及制作玉器的、拴笸箩簸箕的江湖艺人,也都拜入龙门派,尊奉邱处机为祖师,均严格按照龙门派百字谱排辈。至解放前,鲁豫地区的艺人已传到至、理、宗等辈。

龙门派艺人的百字派谱称为海底,海底被视如性命,是不肯轻易示人的。1936年张履谦在编写《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时费了不少气力,吃了不少苦头,才从一位老艺人的抄本抄出七真八派的派谱。里面记载着全真七子的诞辰、籍贯、道号、辈分等。艺人对字辈谱的保留和接续,以示自己为道家一脉相传。过去艺人,都可以与道士论辈分,可以在道观中挂单,进行食宿。由此也可见,龙门派艺人虽已离开庙观,仍被视为道门弟子,与道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以上就是探秘“教外别传”,认识曲艺行拜邱祖为祖师的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6770.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