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西北道教历史概论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一、西北道教的人类地理学渊源

西北地区拥有广袤的国土,分布多种地貌,崇山峻岭、大江大河、高原平陵、湖沼草原,是人类生殖繁衍的摇篮。从蓝田猿人,到现代西北民族,其间经历了近百万年的进化历程,其中以宗教信仰为表征的人类心路历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西北古代社会,华夏族和诸多少数民族互相角逐,西北的版图写满了民族融合的印记。它反映在宗教领域,就是各民族宗教观念的相互吸收和整合。西王母和黄帝,代表了上古西北人类神灵观念的集大成,《山海经》则作为上古历史、地理和神话的百科全书而流传至今,昆仑山和崆峒山作为上古仙山为世代求长生者景仰。华夏族的敬天法祖和山川祭祀,与少数民族的英雄崇拜、萨满巫术相辅相成,成为道教产生的不竭资源。

西北道教的历史,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仅早期道教正式形成于今西北境内,道教思想的主要成分、道教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知名人物亦发生或活动于西北大地,近世道教的主要宗派更是源于西北。西北境内有五岳、五镇中的西岳、西镇,四渎中的长江、黄河、汉水,自西周至唐代,长期在西北定都,历代朝廷的天地祭祀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活动带动了本土宗教的发展。终南山古楼观、重阳宫等宫观,则是自隋唐至金元间近8个世纪的道教圣地。即便是在整个道教趋于衰微的近现代,西北的道教活动仍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二、道教的创立时代及西北道教与佛教的关系

研究西北道教历史,首先要面对中国道教何时创立这个大问题。

在北朝以前,史书以老子创立道教为成说,其代表为《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于老子。此处所言道家即今人所称道教,文中所说老子道家的种种特征,都是道教的神仙学说。而到北周时,因佛道两教争论先后、优劣,有僧人道安将道教与老子相割裂,抹煞张陵五斗米道本为黄老道支派的事实,称今之道士,始自张陵,乃是鬼道,不关老子。[1]由是,道教创自东汉张道陵流传于世间,以至成为现代学界的定论,甚至写进了中国道教学院的教材之中。[2]然而,对于这一说法,与早期道教经典的自我追溯不符;现代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质疑。《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开篇叙述道教由来:

昔周之末赧王之时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琊授道与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为真人。又传《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3]后帛君笃病,从干君授道护病,病得除差,遂复得道,拜为真人。今琅琊有木兰树,干、帛二君所治处也。[4]

文中所述干吉,通作于吉;帛君即帛和,二人都是汉代人。干(于)吉传《太平经》也是汉代之事。这篇经文为何将汉代之事前推至战国时(周赧王公元前314~256年在位,为周朝最后一位国王),似乎是为了将干吉太平道与聚众造反的张角划清界限。又见《大道家令戒》:

道重人命,以周之末世始出,奉道于琅琊,以授干吉。太平之道起于东方,东方始欲济民于涂炭,民往往信其道。后道气当布四海,转生西关五千文付关令尹喜西入胡授以道法赤汉出黄石之书以授张良。汉世既定,末嗣纵横,民人趋利,强弱纷争,道伤民命,一去难还。故使天授气治民,曰新出老君。言鬼[5]者何?人但畏鬼不通道,故老君授与张道陵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乃为人之师。道以汉安元年五月一日,于蜀郡临邛县停赤石城造出正一盟威之道,与天地券要,立二十四治,分布玄元始气治民。张角黄巾作乱道使末嗣分气治民汉中四十余年。自从流徙以来,分布天下,群臣纷争,群奸相将,百有余年。魏氏承天驱除,历使其然,载在河雒,悬象垂天,是吾顺天奉时,以国师命武帝行天下,死者填坑。[6]

从文末行文分析,这篇道经似为寇谦之所作。经文追述了战国中期至北魏期间道教传播的历史过程,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以道为最高信仰对象,而不是直接以老子或老君作为最高信仰对象。传授道经者为道,而非老君;二是将道教诞生年代确定在战国中期(即周之末世);三是将北魏以前的道教划分为6个阶段:干吉太平道、尹喜受《道德经》及道化胡、黄石公授书张良、道授张道陵创正一道、张角黄巾、汉中鬼道;四是为了将张角从道教传承中抹去,将其直接传续的干吉太平道前推至战国。

在现代学者中,傅勤家在《中国道教史》中以于吉太平道及张角作为道教形成的标志,[7]其评判标准是《太平经》的编撰及流传,但只追溯至《太平清领书》而未及《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萧登福在对佛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系统考证了道教起源的各项特征,从神仙信仰、修炼方法与科仪、祭坛仪制、组织教众、先秦道家攀引神仙方术、先秦及西汉出现大量修仙经典、道士与天师的名相区分等10个方面加以论证,彻底否定张陵创立道教之说,认为道教创立于战国之初,老子为道教教主。其主要结论是:战国至西汉之道教,已具有信仰,有修炼之法,有广大信徒,且由帝王带头参与其事。其宗教的条件,皆已具备。再者,此时所谈的理论与后世的道教并无不同,亦无太大的相违之处。就先秦之方士与后汉之道士来说,其差异,远比佛教小乘与大乘,或大乘与密宗之差异小多了。因而如就信仰、仪轨、信徒等三方面来说,道教成为宗教的三大要件,在战国之初都已具备了。[8]李申发表《黄老道家即道教论》,认为道教形成于西汉。[9]韩秉芳则将道教的起源和发展划分为3个大的阶段:战国至秦汉为原始道教阶段;以西汉甘忠可造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为开端,至东汉末太平道、五斗米道起事为民间道教阶段;南北朝寇谦之、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改革天师道之后为正统道教阶段。[10]就西北道教的历史文献检索来看,3个大的阶段符合西北道教的实际。

西北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也是考证道教起源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佛教之传入中国,向以东汉明帝时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驮经至洛阳为标志,时为公元1世纪中叶。而在此之前半世纪的西汉元寿时,已有佛经传入中国。公元前2年(汉元寿元年),大月氏遣使臣伊存到汉朝,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学界认为这是第一部汉译佛经。经中称: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这件事说明,老子化胡的道教神话,是同佛教传入中国同时发生的,因此决不会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刺激了道教的产生。至于老子神话,早在战国时有屈原《楚辞 width:600px;">

以上就是西北道教历史概论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6670.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