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道经中的“解冤释结”思想论析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道教在创立之初,就涉及到解冤的问题。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谈到了许多解冤结的思想[1]。在《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中,以解冤为主题的道经就有《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太上说通真高皇解冤经》,二者同书异名)、《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等。这些独立成篇的科仪文献,主旨就是为了化解各种人际冤对,求得阳世太平,冤魂超升。

冤,《说文解字》中释日:冤,屈也,从几兔。兔在门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原注:枉曲之意也)。[2]冤即冤屈,指被冤枉而不能伸之意。由于蒙冤而不能释怀,就会产生内心的冤恨,形成心结,进而人与人、人与幽魂之间就出现各种仇对,《灵宝玉鉴》卷1云:有怀胎而死,有既产而亡,或母死而子存,或母存而子死是皆其前生仇雠,托胎报复彼安身立命之念既孤,则负屈衔冤之心莫释。[3]

所谓冤结,在道教典籍当中,主要是指人由于宿世所犯之罪而导致的各种人际冤对,进而引起阴间冢讼、幽魂遭难、阳世受报、人鬼之间结缚缠绵。而解冤释结,就是通过斋醮科仪和符篆咒诀等方式化解阴阳矛盾,求得幽魂超升,阳世太平。宋代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43称:

凡人处世,多因躁心害物,或欠命负财,积诸冤结,以致阴讼牵连,无由托化。既承天恩开度,得领荐修,但其间怨切齿,因邂逅恐生紊乱。当依斋法用符文,随事与之解释,使回心向道,解结和冤,庶可同登乐土矣。[4]

解冤释结一词,在道经当中多有出现,如《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3解结幕圣位中所请的解结之神:灵宝解冤释结灵官九天解冤释结大神,灵宝如意、万司、解冤、释结四大神。[5]除了用解冤释结一词外,道经中还常用解冤结、释解冤愆、解冤释愆、解冤雠、解冤拔罪、解冤释对、解冤除结、解冤释缚、解结和冤、解冤债、解冤、解冤憎、解冤仇等语词。从这些语词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对于各种冤结仇对的关注。下面我们分别从冤结成因、种类,解冤的方法、范围、主体等角度进行梳理。

一、冤结形成的原因

《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其主旨是探讨如何致太平。人世之所以不太平,出现各种灾害、冤结,首先是因由元气构成的宇宙出现了不和不通的情况,所以《太平经》非常强调气之相和相通:

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6]

气的不和不通,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人祸。因道经中的解冤释结思想论析 width:600px;">

以上就是道经中的“解冤释结”思想论析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6607.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