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作者简介:贾先奎,硕士,讲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社科部,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内容提要:元代道教盛行,对当时的文人创作影响甚大,在元曲特别是散曲作品之中,体现出极为浓厚的虚幻意识。表现在对历史兴亡更替的透视与淡漠,对功名富贵的消解与否定,对避世隐居、学道求仙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纵情声色、及时行乐的认可与肯定等几个方面,反映出了元代的社会环境、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道教/元散曲/虚幻意识/生活态度
由于现实的苦难和统治者的扶持利用等因素,道教在元代继续发展流行,各流派如全真教、正一教、真大教、太一教、净明教等都拥有相当的势力,特别是北方的全真教与南方的正一教,势力尤为强盛,影响尤为广泛。高鸣《清真宫重显子返真碑》记载道:今东至海,南薄江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邑,必有香火一席之奉。[1]全真掌教丘处机也说: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如今日之盛。[2]156虽然元朝曾两次焚毁道经,道教势力有所削弱,但旋又复炽,可以说,终元之世,道教的影响力都是十分广泛而深远的。
就道教的基本教义来说,它吸取了老庄哲学,后来又融合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大力渲染人生的短促无常,功名富贵的虚幻不实,劝导人们修道求仙,追求天上真乐,脱离人间火宅。这对于沉溺在现实的不幸与痛苦之中,无力反抗又无力摆脱的人们来说,显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希望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中,获得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超脱。同时,从修炼方式和手段上讲,这些道教派别尽管有斋醮符箓和内丹修炼的不同,但万法归宗,它们莫不以冲虚淡泊,凝神炼气为要。特别是全真教圆融三教,注重性命双修,清静无为,独全其真,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辱含垢为宗,其理论比较成熟和纯正,神学的成分有所减少,哲学的成分颇多增加,因而尤易得到历来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文人的认同与接受。元代文人许多自称某某道人,如贯云石称芦花道人、吴镇称梅花道人、杨维桢称铁笛道人、赵孟頫称松雪道人、乔吉称惺惺道人、李唐实称玉壶道人、冯子振称怪怪道人、高明称菜根道人等等,至于钱霖、张雨、邓玉宾、滕斌等人更是直接出家入道,从中即可看出他们深受道教的影响。
道教在当时文人中之所以深入人心,与其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元代科举废立无常,特别是自元初至皇庆半个多世纪中废除科举,堵塞了文人入仕的道路,以后尽管恢复了开科取士,但录取人数极少,民族歧视色彩十分明显,考试科目要求、考中之后的待遇都颇有不同,因而造成了汉族文士长期屈居下僚的状况。当时所谓的八倡九儒十丐的说法,正可见出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卑贱地位。王国维指出: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3]96由于元代文人生存状况的极度恶化,人生困境的无法摆脱,他们感受不到时代的光明,缺乏豪迈的胸怀,因而极容易在作品中宣扬人生皆苦、出世求仙的观念,从而使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虚幻色彩,一种超凡出尘的虚无氛围,具体地说,就是对历史、现实、人生、功业等一切都抱着虚无的态度,认为一切现实的存在都只不过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假象,因而也就丧失了追求的价值、努力的意义。人生如寄,祸福无常,因而人生的态度最好是自然无为,无心于物,澹然淡泊。这种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虚幻意识,在散曲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诚然,元杂剧中也有相当浓厚的道教色彩,如神仙道化剧专门鼓吹修仙入道,超脱尘世生活,对现实人生意义作了近乎完全的否定,但这类戏剧往往只表现了大众对道教的浅层次理解,对道教精神有时反而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而且作为说唱文学,最为重视的是故事情节的构设,不如散曲以直抒胸臆为主,表现的虚幻意识最为鲜明集中。《文学述林》卷二云:元人散曲......十之八九为黄冠,草堂,香奁[4],黄冠讲道士,草堂讲隐逸,皆与道教密切相关。故此,我们分析元曲中的虚幻意识时,自应该以散曲为主。
元散曲中蕴含的虚幻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历史兴亡更替的透视与淡漠。易代之际,山河改色,最易引起人们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叹,元代许多文人曾亲身经历战乱,目睹政权更迭,征伐不休,对皇权天命的观念自然要重新思索。但与前人从思索中寻找治国的经验教训,把握稳固政权的方针政策不同,元人多是冷眼旁观,其曲作中往往流露出一种虚幻意识,表现出对历史兴亡更替的一种冷漠的透视。如陈草庵[中吕 width:600px;">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