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从托钵化斋说起——道教徒生活方式解析与思考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道书有云:一瓢千家饭,孤身万里游。欲求生死路,募化度春秋。此诗中的瓢,是指道士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之一,此外还有便铲、织袋、戒尺、蒲团、草鞋、纳头等。这些在世人眼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物品,在古代几乎是一个道士所有的用品和全部家当。

瓢,又称钵或钵盂。除全真派传戒时戒子托钵外,老修行化缘时也会托钵,这在部分小庙及西北地区很常见。托钵化斋是积功累行、磨炼意志的重要方法之一,全真派托钵化斋始于祖师王重阳。据《七真传》记载,重阳祖师带领丘、刘、谭、马四大门人前往南京弘道时,四人各掌了一瓢,上街化饭。重阳祖师用这种方式磨炼他们的恒心意志整整3年。见性体磨成,便带他们重返山东。有托钵咒曰:唵敕身中,三部八景,三十九神,一万六千护身之神①常月祖师说:钵乃全真大法王。②如此来说,托钵化缘本为道士的一种修持方法,也是锻炼修真学道的恒心意志所在。据《重阳全真集》记载:先生于宁海军装伴哥(伴哥者,乞讨之意也),街市乞化,背纸一大幅,上书此二诗,以诱马钰同去乞觅。③观《全真集》得知,祖师教弟子乞觅,是通过这种修行方式锻炼他们,有时还让他们背负写有悟道诗词的纸幅,以催促众人的觉醒。重阳祖师的这些做法给乞觅行为注入了教化的意义。重阳祖师说:有个王三,风害狂颠。弃荣华、乞化为先。恩山爱海,猛舍俱损,也不栽花,不料药,不耕田。④又云:修行助饥寒者,唯三事耳。乞觅上,行符中,设药下。空如此,无作用,亦为是。⑤在三者中,视乞觅为上乘之法,行符、设药均次之,只如此行事,没有作用,也是不正确的。祖师教化说:餐残饭,着麤衣,⑥还说:乞觅残余时,选甚冷吃,将来腹中煎熸。⑦也就是说,乞到残汤剩饭冷热都无所谓,喜悦而食。又说:能乞残余,得饱长长睡。⑧看来,作为宗教家的重阳祖师,不但为乞觅注入了教化的意义,而且还有修道、悟道、体道的自身体验,他具有超越时代的精神,所以有眼里清闲祥又瑞的真实写照,显出内景的清闲。

不过,道士毕竟也要生活。俗话说无财不养道,故而,也要有一些钱财的使用,法财侣地则更是强调了财的重要性。乞觅也包括钱财的内容,重阳祖师说:今朝钱觅人休怪⑨,犹未免盘缠,乞觅诸公自肯钱⑩,有钱须得使,不使太憨痴,莫待荒郊里,临风咬齿儿⑪等。重阳祖师说的钱,在修道的过程中,还有深层次的含义。道书上说:财有二义,大抵圣财皆因法财中来,乃成道之梯筏。未成道之前,必须资于钱财;而成道之后,再多的钱财也无用。世人不明白财施和法施之奥,山林寒贱之士,必依有德、有力之家图之,此法财二施,相资而成。就是说,财乃是修道、助道、证道用的工具,并非目的,与世人所重者完全不同。道祖说:圣人被褐而怀玉,重阳祖师曾经身穿纸衣度化世人,这在《全真集》中可以找到相关佐证。也许是用纸衣比喻遮体的粗布衣服,或许真穿纸衣教化众生,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丹阳真人语录》又曰:(重阳)祖师尝到登州时,顶笠悬鹑,执一筇(杖),携一铁罐(钵),状貌其古,乞于市肆。⑫重阳祖师修炼时,就是历世修炼、忍辱负重。长春丘真人曾西游凤翔,乞食于磻溪,太公垂钓之所,战睡魔、除杂念,前后七载,日乞一食,胁不沾席,一蓑一笠,虽寒暑不变也,人呼为蓑衣先生。⑬从史料看,追随重阳祖师的众弟子,基本在社会上都有一个流浪、乞觅及睡路边的过程,由于北七真的言传身教,乞觅在金末蒙初全真道中已形成祖师遗风,门下弟子更是依教奉行。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全真道士仍然保持这种磨性历练以证盟祖师之遗风。

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在跟我聊天时说:导师问我,你最近在干什么?他说:我在研究道教文化。导师回答说:道教有什么好研究的,那些道士穿得破破烂烂,不讲究卫生不说,又没有太多的文化,除了算卦、抓鬼跳神外,再也没有什么事干,不如跟着我研究其他宗教算了。我一听,简直把道士形容得蓬头垢面、一无是处。今天社会上的普通人对道教、道教徒的不了解乃至误解由此可见一斑。

毋庸讳言,当代道教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全真道士南北有别,有重清修者,有倡革新者。今天北方地区的部分老修行,有绣头道士、赤脚道士、忘言道士、衲衣道士等,保持满发大领,斋戒清修,有的甚至保持林栖穴居或者托钵化缘等立誓自苦人生的修持方式。继承传统当然值得褒扬,但是也应该看到,修行方式也有因时而易的必要。北魏清整道教、金元道教除弊鼎新等,都是对旧道教和老宗派的革新。试想,如果当代道士仍然完全沿袭重阳祖师及七真祖师等修行的金元祖风,在当今社会恐怕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也未必能产生理想中的效果。对于转变修行方式,使之与当今时代相适应,当代道士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清和尹真人回忆说:丹阳师父《十劝》有云:茅屋不过三间。在今日则恐不可,若执而行之,未见其有得。譬如种粟于冬时,虽功用累倍,终不能有成。今日之教,虽大行有为,岂尽绝其无为,惟不当其时,则存而勿用耳。⑭据《北游语录》记载,丹阳祖师当年修建的祖堂,不过是三间茅屋而已。尹真人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阐教形式要因时而变,不能以陈规旧制执而行之。他还回忆说:尝记师父初入长春宫,登宝玄堂,见栋宇华丽,陈设一新,立视良久乃出。众邀之坐,不许。此无他,亦恐消其福也。⑮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形和全真启教之时已有天壤之别,故而长春祖师有此说。

尹真人又说:丹阳师父以无为主教,长生真人无为有为相半。至长春师父,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道同时异也。⑯用无为、有为的教义解释教风的转变,即道同时异。《北游语录》卷1引丘祖的话说:师父曰:有为无为一而已,于道同也。如修行人,全抛世事,心地下功,无为也;接待兴缘,求积功行,有为也。心地下功,上也,其次莫如积功累行,二者共出一道。人不明此,则不能通乎大同。故各执其一,相为是非。殊不知一动一静,互为体用耳。⑰落魄梦耽,到处成眠⑱是重阳祖师的教导,乞觅粗衣是金元全真道士的生活方式,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是否仍需要不加改动地照搬重阳祖师的一些修道方法,这是很值得今天的道友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代道教是真实存在的宗教实体,必须正确对待祖师垂训。道教先哲们留下的降心灭意、绝虑忘机的修道方式很多。我们要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的思想,在不失其宗教本真的情况下,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作为一名虔诚的道教徒,我们深知祖师沿街托钵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其托钵教化的精神实质是值得永世流传的。可以这样讲,祖师显圣或托钵教化,都是以时代为背景的,如果时代变了,教化乃至修行的方式也应随之改变,我们用现代的时代精神去生搬硬套全真立教时的阐道之法,注定是有困难的。当务之急,必须正确认识道教所面临的形势,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自身内在的修行和外在的修持,使个人的道德素养、道德水准不断提高,用自身的品行对广大的信教群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潜心研习、诠释经典,不断提升自己,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中的积极作用,身体力行地挖掘和弘扬道教教义中有益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思想智慧,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道德经》第64章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生活中脚踏实地地做些实事,同样不失为一种善举、一种修道途径。如从公民义务和社会道德层面出发,做到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之门;对个人修行而言,以无为处事、平常是道的义理为宗旨,做到苦己利人、勤打尘劳、施德不望报、有怨而不结仇、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见义必为等等。在部分道长有车有笔记本电脑的当代社会,如何继承传统,是摆在我们当代修道人面前的一个课题。大家不妨做一些探索:每年用一个月的时间(或每个星期用一天时间,或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些克己、节俭、义工、公益慈善等磨炼自己心性的功夫,一日行一善,一年就有365件善功;一年捐1000元,10年、20年终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善举更是能辐射和传递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必将有很大的收获。道士做得好与不好,当代人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亦即道书所说,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是也。这才是道教徒修行传教的意义所在及当代道教发展的路向。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是沿袭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渐渐形成的。因历史原因及道教自身因素,致使很多人对道教的实质内涵及长生不死、修炼成仙的理论依据不够了解,对道教教化世人的一些方法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古训说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作为道教徒,弘祖师遗风和遗训责无旁贷;阐时代精神、扬全真义理势在必行。《太霄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又如《道德经》第15章云: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些都是对有道之士的衡量标准。我们每天的朝夕慕道是真正的合于道吗?是否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方式,正确地发扬祖师垂训,给世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也给具有道士身份的自己一份答卷。

注:

①② 《初真戒律》。

③⑤⑥ 《重阳全真集》,上册,第2、14、602页,青松观校刊,丙辰初春。

④⑦⑧⑨⑩⑪ 《重阳全真集》,中册,第300、468、482、267、480、117页,青松观校刊,丙辰初春。

⑫《道藏》第23册,第701页。

⑬《金莲正宗记》,《道藏要籍选刊》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52页。

⑭⑮⑯《北游语录》卷2。

⑰《北游语录》卷1。

⑱《重阳全真集》,中册,第300页,青松观校刊,丙辰初春。

以上就是从托钵化斋说起——道教徒生活方式解析与思考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6115.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