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道教是以生命为本,注重养生,乐生、贵生的宗教,道教以慈悲为怀,关爱珍惜世间每一种生命,包括人类的自身,《老子想尔注》说道:生者,道之别体也。《灵宝度人无量上品妙经》更是开篇就说:仙道贵生。所以道教注重关爱一切生命的态度,是道教养生观的基础。
道教养生由来已久,轩辕黄帝问道崆峒山于广成子开道教修炼养生之始。源远流长博大深邃的道教文化形成多种养生法门,诸多道教经典中都体现出道教关爱生命,养生护命的哲学理念。道教养生经典琳琅满目,如:《道德经》、《南华经》、《黄庭内景经》、《黄帝内经》等等。这些经典中的养生思想主要包含炼养,行气、养性等多种方式。养生狭义概念是指对人的身心健康做到合理的保养,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所收录的《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阐述灵宝斋戒之旨但其所蕴含的养生思想,融斋戒,守静,存思等法门为一体。经文中提到西汉严遵,南北朝时期斋醮之法盛行,所以此经应大约产生于南北朝隋时期。《重刊道藏辑要房集》亦有收录。本文从养生哲学的角度对《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中蕴含的养生思想加以分析及探讨。
一:崇尚神气为生命之本
道教关爱一切众生生命,认为大道创造生育一切,养育众生。天与人、与万物都是有机和谐,依道而生的整体。道教认为人身难得,所以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之说。《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曰:万物人为贵,人以生为宝。生之所赖,唯神与气。[注1]这句说明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而人又是以生命最为宝贵的。人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与万物一样都应遵循天地自然的法则,不应过分破坏自然资源,应善待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要追求万物生命的和谐长久之道。而生命根本是神与气的相互融合。
《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具有超出其他动物的智慧,能掌握自然规律,所以人要学会养生,与天地万物共生。人是天地自然所生,故也具有天地的共性,以神气为本。人体虽然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肉血经络组成,但其内也蕴含着无形的成分,这就是精气神。道教修炼有三宝之说,人身三宝则为精气神,《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炁精。这里说的精炁神为人体的元精、元神、元炁。元精为人体生命精华物质。元炁为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元神为生命的主宰,是人之本初。元精足不外露则元气充盈,元气充盈则元神安定。气聚则生精,精足则生炁,炁足则生神。聚津成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阐明精气神三物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只有人体的精炁神相互融合才能达到长生久视之道。《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下简称《法烛经》)曰:神气之在人身,为四体之命,人不可须臾无气,不可俯仰失神。失神则五脏溃坏,失气则颠蹙而亡。气之与神,常相随而行,神之与气,常相宗为强。神去则气亡,气绝则身丧。一切皆知畏死而乐生,不知生活之功,在於神气,而数凶其心,而犯其气,屡淫其神,而彫其命,不爱其静,存守其真,故致於枉残也。人何可不惜精守气,以要久延之视,和爱育物为枝叶之福。[注2]在这里《法烛经》认为:神与气相互依存,相互运行,人不能失去神气的正常运作,否则就会导致五脏生病,一切生命怕死而喜欢求生,却不知道生命的活动能力都是神气的运作,神气如失真,则气绝身丧。又曰:神因气而立,气因神而行,形因神而存,神因形而藏。神逝则气散,气散则形亡。故圣人先於养神,次於养气,次於养形,三者和而相得,乃能长生。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欲念的侵扰,导致心神散乱,神疲气虚,最后失去生命的健康。俗语云:心平气和,心平是指公平心,平常心,平凡心。如心中没有贪婪,不计较,不嗔恨,对人报以坦诚之心,内心平静,没有过多的欲望贪念才会使神气相依,才会使三宝具足,才会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形神共养,可以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方可证得形神具妙。
《法烛经》曰:凡人之生有四大之累。饥则忧食,寒则忧衣,衣食既足,忧当积蓄。贫者愿富,贱者愿贵。於是荣味声色,眾慾互生。未得忧不得,既得又忧失,志无须臾之定,乃终身忧勤矣。动作求竞,事务扰积,是非得失,哀乐喜怒,思虑烦冤,形劳神苦,致道气远己,魂魄离人,身如空城,凶邪日臻,婴痾遇疾,夭命丧身,罹謫三涂,殃流后世。是以圣人立斋清浄,屏遣尘劳,具录魂魄,休息精神,当至诚恭肃,绝语止谊,不得戏笑,有所呵谴,及杂想乱念,目不视色,不见是非耳。不听音,不闻凶祥,以淡泊为心,虚无为意,中和为主,少食为本,念道存神,则天人相感,灾除福降,性命得矣。故曰:清浄为天下正。[注3]
经中认为人生多追求衣食积蓄,富贵声色之中,如此是非得失则会产生喜怒哀乐,纠缠在欲望之中导致道气远离自身,身体犹如一座空城,一旦邪气侵入就会失去健康的生命。并且经中指出应休养精神,抛除杂念,不看繁华之物,不听杂乱之声。《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经云:神依形生,精依气盈。所以神形脱不了与精气的相守。只有扫除妄念,淡泊身心,以中和的思想处事,每餐少食,日常生活中心中念存正道,则自然会得到天地正气的感应而延年益寿,消灾降福。
当今社会上很多年轻的企业家,在中年时期,事业已达到一个高峰,创造出让人们瞩目的成绩与财富。但是多数因在忙碌运筹生意中,争名夺利导致妄念贪心丛生,轻者陷入神气背离,心神不安的亚健康状态,重者则疾病缠身。只有顺天而行,符合大道的规律,静养神气才会,完善道德修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恢复身心的健康。
二:斋戒身心,修道立德
《法烛经》是一卷阐述斋戒要旨的经书,它认为斋戒之法不是在于外表的繁华,而是内心的清净与正直。指出:而末世学者贵华贱实,福在於静而动以求之,命在於我而捨己就物。[注4]念浄神静,斋之义也。[注5]。斋原出于《庄子人间世》,斋:齐也,整洁身心之意。作为一卷指导斋戒的经书《法烛经》认为:斋者,可谓整百行,建万善者也。要当能忍辱,能柔弱,能慈爱,能仁施,能阴德,能忠孝,能至诚,能谨信,能戒慎,能肃敬。备此十能,然后乃可修斋静思,反听内视,还念形中,口不妄言,身不妄动。故无色之色为之见,无声之声为之闻,无味之味为之甘,不言之言为之应。神明为之降,福气为之臻,则得心化意圣,好梦善景,能覩未然之徵,无愿不获,以此为效。若外不奉威仪,内不守戒律,行无可记,功无可著,精诚不至,怀疑犹豫,内外不相应,口心不相副,情急性戾,多态两舌,阴诅嫉妬,志思不正於身,精神消於淫慾,贪财好色,不能自制身心。如此虽修斋直,终身无福。夫何故然?以意思不存於内,魂魄劳役於外,和气去,故不能有所感动也。故曰:无欲以静,天下自正。[注6]
斋戒是道教修持的一种形式,修道者通过斋期的修行,秉持戒律,达到感通神明,清净身心的目的。《法烛经》提出斋戒的十能,即:能忍辱,能柔弱,能慈爱,能仁施,能阴德,能忠孝,能至诚,能谨信,能戒慎,能肃敬。从这里可看出《法烛经》所阐述的斋戒要旨是修心养性为本。 所提出的十能倡导了老子《道德经》及儒家的宗旨。继承了老子慈爱、柔弱,孔子的仁,忠孝等思想。
《法烛经》中更是把老子的德的思想加以衍伸。经曰:道者,至理之目。德者,顺理而行。经者,由通之径也。道犹道路也,德谓善德也,经犹径度也,行犹行步也,法犹法式也。夫人学道,要当依法寻经,行善成德,以至於道。若不作功德,但守一不移,终不成道。譬如人坐於家中而不行步,岂得道里耶。夫道三合而成德,德不满三,诸事不成。三者,谓道、德、人也。人,一也。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合,乃得道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晓道,亦不得道。若但晓道而无功德,亦不得道。若有道法而无人,则至理翳没,归於无有。譬如种穀,投种土中,而无水润,何能生乎。有君有臣而无民,何宰牧乎。有天有地而无人物,何成养乎。故曰:三生万物。[注7]
这里认为道、德、人三者具备才可生成万物,经中将道视为至理之目,而德为功德,要想修道,三者缺一不可。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而德蓄之,道主生,德主成。真正善养生者都是具备高尚道德之士,古往今来很多长寿的老人都是心怀仁慈,身具大德,不谋私利,不贪一时之富贵,造福人民百姓,心内坦荡,恬静安宁,所以能获得长寿。人本身为大道所生化,因此修德,以德养生,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净化自己的身心才会得道。
三:静定存思,守心养气的修道养生的法门
《法烛经》虽然是讲斋戒之法,但其中也讲述了一些静坐守心的修炼养生的法门。指出:守道静思,先当正坐,闭门耳目,还神光明於絳宫,绝去诸念,不得强有所视,思想仿彿,久久喘息稍微,从是以往,自然不復自觉喘息。不觉喘息,便不復自知有身也。至能忘身,则是得定,向道门者也。当尔之时,神在天上虚空之中,左顾右视,无所一见,以此为证。故曰:塞其兑,闭其门,用其光,復归其明。[注8]绛宫即为心神所安之处,。此段意思是说:修道静思应先正坐,闭上眼睛,不闻不说,将元神收归于心神之处,扫除一切杂念,往无所有,把意念集中收回于自己的意识之中,做到无视无听,忘却自己身心,不染一物,入于定中,使心灵保持绝对的清虚宁静。
除了传授静坐斋戒之法, 《法烛经》还论述了存思五脏之法,认为:人稟五臟,资於五行,外为形体,内为性情。骨属木,血属水,肉属土,牙齿属金,气煖属火。肝仁,肺义,心礼,肾信,脾智。木性强直,火性猛烈,土性仁和,金性严毳,水性谦退。又稟气之始,各有清浊刚柔。稟气清者,聪明圣达。气之柔者,则优和慈仁,质朴淳篤。气之刚者,则高严壮烈。气之浊者,则愚痴凶虐。各随其所属所稟,以定情性。内存五臟,分别色状。存心即益精,存肝即益明,存肺即身光,存脾即体轻,存肾即气长,神气内守,病安所从.。[注9]存思之法源自上清派《黄庭经》中的炼养之术。认为积精累气静心瞑目存思三丹五脏之神,真气调和,则可疾病消除。
另外《法烛经》还对人体魂魄意识作了论述,认为:人身中有三一者,神、魂、魄也。中央之一,神也,中和之精也,其气正。左方之一,魂也,纯阳之精,其气清。右方之一,魄也,纯阴之精,其气浊。中央之一,即我神也,道之子也。左右各一,辅相我神,其气清浊,则其行有善恶。左方之一,日日闻告我为善,其功德日盛,我得成正道。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恶事,牵我入恶中,我恶日深,沦没邪城。为道者若欲明此三一,觉悟善恶,分别邪正,唯当闲身静意,熟读诸经,还自思惟,则智慧自生,挫遣五慾,荡涤六情,行修善积,则功德成就。则右方之一,邪魔羣鬼,悉皆慑伏,不能干我也。思念专正,立致感通。若不晓邪正,又无善功,强闭耳目,思神行道,此则眾邪便共干人,造作邪念。前念适灭,后念復起,更相因袭,无有解也。已如此乱惑,万劫不定,故曰:载营抱一,涤除玄览。[注10]
魂魄之说是道家修炼及及中医学术上的基本概念。《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内,膻中两侧有神封、灵墟、神藏三穴,颅顶有本神、百会(百神之会)两穴;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道家细分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七魄的具体名称是: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道家认为:三魂为善,七魄主恶。人的善念是由三魂所主,而恶念则是七魄生起,牵扯作恶。老子《道德经》云:载营魂魄一,能无离乎?《河上公注》云:魂定魄静故生也,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故魂魄安定则能长寿,如何能让魂魄安定?《法烛经》认为可以通过闲身静意诵读经典的方法来扫除欲望杂念,如果强行断除妄念,强闭眼目静坐,思想偏离,反而对身体心灵都有害无益。
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是源于老子《道德经》思想并继承老子及先秦道家养生的宗旨,以神气相合,修斋奉戒为途径,吸取了上清派存思炼养之法,侧重形神合一,修养道德的一卷灵宝派斋戒之经书。其内容虽简约但理论严谨,是体现道教养生智慧一卷精华之作。
注:
[注1][注2]:《中华道藏》第4册415页
[注3][注4][注5][注6]:《中华道藏》第4册416页
[注7]:《中华道藏》第4册415页
[注8]:《中华道藏》第4册417页
[注9]:《中华道藏》第4册417页
[注10:]《中华道藏》第4册418页
(责任编辑:张恒溢)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