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道德经》的幸福观初探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幸福是我们人类恒古不变的追求,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尽管如此,人们追求幸福的目标却始终如一。尤其是在当下,我们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我们的经济迅速膨胀,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问题、医疗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精神家园之安顿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不和我们的幸福相关。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实现幸福?我们试图从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道德经》中寻找答案。《道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经典著作,相传是有周守藏史老子所做,它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其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幸福的内容。研究老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解答上面的问题有很大的意义。早前学术界对道家道教的幸福观有不少影响颇大的成果,比如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亦平教授的《论道教幸福观的特点及现代意义》,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的《庄子之苦乐观及其现代启示》。本文拟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子的幸福观,以求教于方家。

什么是幸福?幸福在英文中是happiness,但Luo Lu等人的研究报告认为,中文中没有相当于happiness 的字,比较接近的是福或福气。在中国人看来,长寿、成功、健康、平安、德性、善终都是最高的价值。因此,根据中国的民俗学,幸福(happiness) 的概念大致包括财产富足、身体健康、道德高尚而宁静平安的生活,以及死而无忧的结局。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 ,它是和祭祀活动相关的,像双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之状,以求降福,引申为指神灵所降赐的福气。事实上,福最开始表达的是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当我们的祖先经过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后,就通过这种祭祀的形式表达对上天以及自然界诸神的感谢。古代称富贵寿考等为福,如《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求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人们较为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求随之而来。生活在高级需要的水平上,意味着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长的寿命,更少的疾病,更好的睡眠,胃口等等。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心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 在这里,幸福就是指需求的被满足,人类总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讲,当人们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感到幸福。我们下面探讨的是《道德经》中的幸福观。

一、幸福的实现途径:福祸相倚、知足常乐

老子认为祸福相连,祸可能转为福,福可能转为祸,福和祸是一对矛盾。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以下引《道德经》只注篇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喜欢幸福,但是当我们遇到不幸或者灾祸时怎么办?老子告诉我们要辩证的地看福祸,只在这样才不会被暂时的烦恼所困扰。

知足、知止是老子非常重要的思想,老子认为,知足、知止是去祸、免咎的重要方法。《老子》四十六章中提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他认为幸福在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知足常乐而健康地活着。如何才能做到知足呢?

首先提倡少私寡欲。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一个质朴的心,不要过多的去思虑,还要减少对各种欲望的过分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快乐的境界。(第19章)他还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就是说圣人不过分安乐,不过分享受,不过分行事。幸福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保证身体的健康,老子反对过多的耳目口腹之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就是说,过多的追求色彩的华丽和鲜艳会让人眼花缭乱、视觉迟钝;过分的追求美妙的音乐,会让人耳朵不灵敏;过分的追求口味的享受,会让人的味觉不灵敏,食而不甘;过分地纵情围猎,使人心神不宁、放荡不安;过分地追求稀罕的器物,会使人操行变坏、身败名裂。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摈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由此,老子认为,圣人只追求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舍弃享乐。老子认为人类为了过分的欲望而去追求的各种享受是有弊端的,对身体是有害的;而智者却不会受其损害。老子还说: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知足的人,算是富有; 奋力实践,必然已确立了志向。不离大道之所,才能长久;身虽死,精神长存,这叫长寿。

其次是不争。老子讲为人处世之道,强调不争之德。他说:我有三宝主,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老子强调人要知道满足,知足就会无争;不和别人相争,不为天下先,就不会有祸端。于是就可以保证自己生命的长久。在老子非常看重水,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欣赏水有不争的品质,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他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

二、幸福的理想目标:自然无为、复归婴儿

老子主张道是世间万物的本原,世间万物都应该按照道的规定性运动。自然无为是道的本性,道家追求的是终极恒定的自然之道,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动荡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民,相互之间鏖战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面对这种情况,能得到宁静自足的生命,才是最大的福分,所以老子以虚静无为之德而致宁静自足之福。在老子看来顺应自然、清静自心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何做到顺应自然,老子认为我们应该向婴儿学习。老子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第1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第20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28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第55章)

老子所谓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同时也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以道运行的方式来处事,只有这样才能够幸福。当然,老子所讲的幸福是多维度的,不光是个人的幸福,还有社会和国家的幸福。在他看来,幸福的理想国度应该是这样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老子在确定了幸福国度的理想以后,他还给出了怎样治理国家才能达到幸福国度的答案,就是不以智治国。 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65章)

道家认为人生是不完满的,只有通过修道,才能从根本上超越现实人生的各种缺陷和不足,进而实现人生的完满,并走向永恒的幸福和快乐。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54章)

三、幸福的最高境界:阴阳平衡、三才和谐

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盛衰变化的总规律。《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1章)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阴阳平衡的状态就是和。

阴阳的概念在《易经》当中就有,《易经》是中国最古老,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认为,从宇宙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都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不断循环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好与坏、幸福与悲伤、康乐与贫困。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按照中国古老的阴阳理论,平衡是整个宇宙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和自然界的规律相协调的。 阴阳理论假设整个宇宙是由自然界两种最基本的原则构成的,这两个原则就是阴阳。通过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世间万物,并且他们也在不断的变化,这种阴阳的不断变化保证了自然界、社会、人始终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幸福只是阴阳影响下的一种特殊状态。中国人视域中的幸福和阴阳哲学保持完美的一致,它强调人的心灵和身体、个人和社会、精神和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是道家所崇尚的终极幸福。 所以说,人们想要幸福,想要达到和的状态,就必须学习天地、阴阳的运动之道,从而达到天、地、人的和谐。

(责任编辑:张恒溢)

以上就是《道德经》的幸福观初探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5718.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