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越来越丰富,各种奇技淫巧之物层出不穷,人们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在享受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精神的需求,使得人们的心灵越来越脆弱,各种心灵疾病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人们在物欲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迷失了自己的真性,被物所役而不能役于物,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自身心灵的天堂,所谓反者道之动,越是离开自然,人们就越向往自然。于是如今环保成了当今的主题,不但要讲自然的环保,还要讲心灵的环保。于是崇尚道法自然的古老而常新的道学在现今的社会中越来越体现出其宝贵的价值,《道德经》更是被称之为全人类人民的宝贵财富,人们都期望道学的神方能解决社会的问题。
作为一个道学的信仰与修持者,我也深深为当今所面临的问题而深思,期望道学的神方能为现今的病人治病。现今人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人们迷失在了物欲的追逐之中,贪图于感官一时的享乐,而不知真乐之所在;得意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缺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精神。下面就如何紧守自己的真性抱朴守真,从而保住自己心灵之净土,让自己和社会回归自然、和谐的天堂谈谈我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役物而不为物所役人与物的和谐,生态平衡的根源保证
《道德经》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声名利禄者,荣身之物也,非养身之物。至人教导我们要少私寡欲。要常常问问自己,到底是名利重要点呢,是货物重要点呢,还是生命更重要点?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会有物质的需求,而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否,也与物质条件的丰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好物质与自身的需求的关系,使得我们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不会因为物欲的牵引而迷失了自我呢?《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法等太过了就会使得自身出现病变。所以对物欲的追逐要有一个度,要守自己的本分,使自身的身心获得健康。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人因妄心炽盛,贪着万物,求得、求不得都被烦恼妄想所困,身心备受煎熬,于是迷失于物欲之中,不知有真道的存在。所以人们要正确地处理好人生中的身心的贪着,正确把握情绪中的喜怒哀乐忧悲恐,种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只有扫除种种无名烦恼的苦根,人们才能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以至人、圣人的法语时时洗涤自身的心灵人自身的和谐,身心健康的保证
古语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天地万物均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是智慧的生物,有智慧的人就知道如何去遵循自然的规律办事,而圣人对自然规律的阐述最接近于大道,所以有智慧的人都遵循圣人的言语去做事,无智慧的人不知也不畏天地自然的规律。世上不管何种宗教还是主义,其根本的宗旨都是为人类谋福利、提升人们的素质(灵格)、达到幸福生活的目的,其中圣者通过各种不同的表述传达出了人生之真谛,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要靠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然而人心多散乱,杂念纷陈,总是为各种贪瞋痴念、为酒色财气而扰乱自己的身心。如何迷途知返呢?《道德经》曰:少则得,多则惑。只有减少自己的贪欲,少私寡欲,才能一念皆纯真,遵循圣人对我们的教诲,把握自己人生的道路。时时以圣人之言洗涤自己的身心,虚其心,有容人之量,化解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己,个人修为、人格魅力得以改善,包容心、慈悲心都有较大的提升,必然获得轻松、幸福的人生。
道教祖师告诉我们,人有三魂七魄,魂希望人长生久视,魄希望人早死好享受祭祀血食。故魂占上风时,人就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好生恶死。如魄占上风时,人就贪欲无穷、嗜好女色、花天酒地、争强好胜。多看经典、圣人之言,敬天地、礼神明,则魂力增加,人生命力就越强,注意力与意识的集中、转移、渗透的能力得到加强,性格会转向谦和、低调、内敛、少语(所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并持续保持愉悦、放松的心境。认清自我、观察事物、洞察人心的能力加强。如贪瞋痴念不绝、贪婪好杀、看淫书等则魄力增加,人生命力就越弱,意志力也越薄弱,情绪容易低落,出现对未来等的恐惧心理,家庭容易出现危机,就会形成成瘾行为、强迫症、忧郁症、妄想症等人格障碍,生活、家庭、事业等就会一团糟。所以我们要以魂的喜好为喜好(顺其自然),不要以魄的喜好为喜好(放任自流);只有魂力增强,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与人的和谐,国泰民安,和谐社会的保证
全真龙门百代派说得好: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大家都是亲人,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心,大家相互之间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彼此之间要多一份爱,能为彼此着想。不要害人终害己,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人是群居的具有高度纪律性、社会性的高级生物,多好群情(《北斗经》)。有着相应的群居利益和群居的生活准则,只有大家都遵循着相关的规律活动,才能保证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人在社会中生活,要守本分,要有所作为,坚持原则而不教条的去伤人,坦率真诚而不放肆,作指路的明灯而不炫耀自我,德高位高而不要不择手段的去争权夺利。舍得,有舍才有得。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不去争,天下就没有什么人能与你相争了。大家都是亲人,就要以慈爱、孝养的心去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平和、宽容、自然的方法处世,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就会得到彻底地改善。
总之,归结起来就是要以德为本,有仁爱之心,多行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最后,以《太上感应篇》所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与大家共勉。
(责任编辑:张恒溢)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