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任法融:和谐世界 以道相通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4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一、 道之义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开宗明义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第二十五章中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讲的道,是宇宙根源、整体及运动法则,是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始祖。虽无形无名,其运化万物的功能、威力却是无限的,也是任何有形事物无法比拟的。天皇贵胄,得道多助;仕宦黎庶,失道寡助;山川动植,有道则生;胎卵湿化,离道即亡。无论遐迩高卑、贤愚贵贱,无一不在道中生息。故儒家有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也正指道与事物不可分离之关系。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人)居其一焉。意即,道生天地万物之后,道之属性仍混融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份子,因此人身中亦有道,道赋于人身为性。故孔儒所说天命之谓性,以及黄帝说的天性人也,人心机也,都是讲的人之本性是道之体现,道有什么功用,人性同样就有什么功能。所以常能保持人之本性存在,就有高尚的智慧。

如伏羲拟河图与洛书之数而通晓天地阴阳造化之机,黄帝发明指南车可辨认方向,周文王画卦象善度三才之臧否,姜尚用兵如神,孔明智谋绝顶,孔丘作四书与六艺立三纲和五常规范人类。

既然如此,为什么常人不能达到此境界呢?圣真讲:众生不得真道者,是因为百般情欲缠绕自身,以致烦劳妄想,障迷天赋(本性),失去大道属性。那么,用什么方法能明道呢?仙真讲:摒除诸妄念,本性自现,大道在于咫尺。儒说:自诚明,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佛曰:五蕴皆空,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人之本性不远,自在本身。

由此可见,道、儒、释三家说法不一,但对明性体道是相通的,无论千经与万言,归根到一点,清静真一是明道的唯一途径,别无二法。不分贤愚与贵贱,是人都有性,有性就有道。人人可以明道,个个可以得道。让我们扫除妄念,清静神心,个个成道,阐扬大道。

二、 道与德之关系及德的作用

既然道是宇宙本体,是整个世界,那什么又是德?

古人说:德者,物之所得。德者得也,道之所赋,万物得之。由此可知,德就是万物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道的具体体现。道为体,德为用。没有道,德不会存在;没有德,道亦无从显现。现由以下现代事物作喻。

人们常用的电,无色声可视听,亦无形象可捉摸,但电的能量是无穷的。通过各种有形的电器驱动后,可以发挥引重致远的作用。将电喻道,将电器比作德。电器无有电是不会发挥作用的,然则电无有电器是不会体现电之能量。道与德之关系为体用关系,道为体而德为用,古人云:德无道不立(无灵魂),道无德不载(无处发挥作用)。道与德形影不离,故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若要明道体道,必先修德。而德又如何具体地讲?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对众生有益的举措,都在德的范围之内。我民族有道、儒、释三大文化体系。对德各有命名,道家称德,儒名仁,而释曰善。同时将为人类进步发展有益的业绩做有卓越成就的人,道称真人,儒名君子,释称菩萨。这三大文化体系虽各自命名不同,说法各异,殊途同归,其最高的思想称谓是相同的。古圣仙真,佛祖菩萨都是由普度众生为脱离苦海大积功德,为登天之梯櫈。因此欲证果成真,位列上品,永享天乐,必先修德。因此,人们欲明道体道,必先修德。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只要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举措都行。希望重积德个个明道,人人成道。证果登真。

三 道法自然及无为的价值

有关道法自然及无为的思想,是老子《道德经》上下两篇、八十一章的中心内容。然而常人将老子无为这一思想误解为无所作为或者消极的不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不然,它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应因势利导,不容任何主观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而用事,故所以称无为自然。现举例说明。

自然界太空中紫微星居中天之上,不语不动,天地不假任何主观意志,二十八宿及周天众星随斗柄转向周而复始运转;斗柄东指,阳长阴消,天气渐暖,东方青龙得令,应一、二、三月为春,万物随之生长;斗柄南移,阴尽阳极,气候炎热,南方朱雀应事,应四、五、六月为夏,万物繁荣;斗柄西向,阴长阳消,天气渐凉,西方白虎司职,应七、八、九月为秋;斗柄北面,阳尽阴极,天气严寒,北方玄武用事,应十、十一、十二月为冬,万物收敛;一年四季、八节、十二个月、二十四气,井然有序。而大地上万物长生、收藏有条不紊。故人类贤明圣君在治国利民方面取法天地运行不假任何主观意志的自然法则,国必治,民自理。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无为之道。故《易经》中云:天地以顺动(无为),故日月不过(东升西降有序而无过失),四时不忒(四季运行明生岁成,无有差错);圣人以顺动(上顺天意,下和民心),赏罚清而民服(不用任何私心赏罚分明)。故孔儒又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紫微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居中天之上言不言,动不动,而周天众星围其运转)。汉魏伯阳又讲辰极受正(紫微居于正中央)优悠任下(周边众星宽松自如的运转不息)明堂布政国无害道(执政者在治国理民方面发号施令中间必须光明磊落,不容任何私情,布政对国家有益无害)。均指此而言。尤其老子《道德经》中这方面道理讲的更明显;老子讲大道甚夷(平易简单),而民好径(因私情而走小道)。五十七章讲:我无为而民自化(上顺天理,下应民心,而不任性妄为),我无事而民自富(不贪大求功,不夺民时,不滥用民力,人民自然富裕),我好静而民自正(虚心恬淡,举措有常,不妄动躁进,物物各安其分,百姓自然走上正道),我无欲而民自朴(真诚不妄,以天下为公,执政为民,不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一己私欲,百姓自然敦厚真朴)。以及老子讲的圣人无常心(不以自己主观意志为常态),以百姓心为心(以老百姓心愿而处理事务)。

人间社会,为了维护百姓安居故设立公、检、法之机构,但处理民间纠纷、诉讼过程时应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妨国严惩、害民重罚为宗旨,执法者不应容有任何感情私心、不费力气而公平合理简单容易的处理。可往往有些执法者在处理过程中不是因亲属关系说情,便是执法者见小利而动私心,对本来简单容易解决的案件搞的复杂化、艰难化。或是将案件托延,或是错判,导致赏及无功罚及无罪,天怒人怨。因此尊重自然法则,以自然无为之道处世,乃为做人之本。在为人处事中,无论身居何位,干任何事务,必须尊从事物的自然法则,不宜容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而立身处事,自然理事必成,业必就。

四、《道德经》一书与 和谐的思想

《周易》给道下的定义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敦颐用图像来表述,写了《太极图说》,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也承认太极图代表的道是宇宙最高奥秘。

前文说过,道是宇宙的根源、整体及运动法则。既然道是宇宙整体,道体之属性是和,运动法则是谐。由何说起,道的运动法则可节制阴阳消长,调解事物有过与不及,节制与调解正是大道运化万物的法则。如每年阴气长到农历十一月时,已到极点,再无处上升。故称冬至。此时阳气开始上长,沿至来年四月阳气长到极点为夏至。至者为到头之意。此时此刻受到节制,阴阳之气无处进展,到此为止,故至又当止讲。故《周易》云: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意即,日头由早晨上升到中午时,自然就向西倾斜。月亮由初之没至十五日圆到极点时,由十六开始亏缺。以上是大道对阴阳消长的节制。除此之外,大道还能对自然界、有形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调解作用,如,鲜艳的五色,浓厚的五味,响亮的五音,置之於太和之中,不经多久,五色渐化为黯淡无色,五味散发为清素无味,五音会寂静无声,人间社会仍然依此法则。故将事物置之於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最恰当位置,通称中,中是最佳的称号,那么处在不热不冷,阴阳平衡之状态,通称好,好是最优的命名。

从中与好这两个字形可以意识到和谐,为什么中字里一个口字,在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位置为中,地位处在最佳,故称中。同时,将不寒不热,阴阳平衡的环境通称好。从中、好这两个字形上看,在无形中示意中和(和谐)的这一思想。

中和(和谐)这一理念是宇宙之间森罗万象,芸芸众生不可逾越的唯一法则。既此,人类处事立身也应遵循这一法则,如超越就会受到处罚。人们到事业有成就时,最易走向极端,如从政者到有一定的地位时,仗其权势,恃其尊贵,肆无忌惮,渎职越轨,逞狂无度,以致下有怨声,上不重用,又走入穷途末路。经商者凭其富有,放荡淫溢,任意妄为,随心所欲,行为轻浮,对事业忽略,德性堕落,业绩废陷困窘,政者走向穷途,商者陷入困窘,都是失中,离和,走向极端所致。故《易乾卦三爻》曰:君子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即,无论政者、商者在事业成就之节段,必须时时对自身德性检点,事业上勤奋,警钟常鸣,保持中和(和谐),方免穷途、困窘之不幸来临。故《易传》云: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意即居安思危,同时孔儒还说: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满过招损,乐极生悲。由此可见,宇宙之间,森罗万象,芸芸众生,中和(和谐)是唯一的生息常态,亦是人类共同遵循的法则,是人们永远研究探讨的课题,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

自然和谐:星辰顺序,天清地宁,河海静默,山岳稳固,风调雨顺,万物繁荣。

人类和谐:天下太平,社会稳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鸡犬之音相闻,和平之歌合唱,并肩奋进,共同繁荣。

国政和谐:上下同心,同心同德,百官尽职,百工尽技,百业兴隆,百姓乐业。

家庭和谐:六亲和睦,夫妇和顺,人丁兴旺,幸福美满,家道昌盛,乐享天伦。

人身和谐:阴阳平衡,百脉畅通,五脏清凉,六腑调泰,身康体健,心旷神怡,尽享天年。和谐永恒。

以上就是任法融:和谐世界 以道相通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3377.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