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以民为本与平等均衡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4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民本、平等和均衡的社会制度,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和追求。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为了追求这种理想社会制度的奋斗史。中国古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因此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无疑便是孔子的大同。所谓大同,就是《礼记礼运》篇中所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是说: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但是,孔子这种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在以等级森严的儒家礼制思想为代表的年代是绝无可能实现的,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因为在礼法制度下,导致社会不平等、不均衡的根源问题是无法得到解决的。

作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以冷眼旁观者的姿态来审视社会人生的现象,所以能够看得清晰、透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老子首次告诉了我们社会不和谐的根源,就是因为在私有制的社会里,执政者不能真正做到真正的民本和均衡。

老子极有可能是中国提出民本思想的第一人。所谓民本,就是以民为本。老子虽然没有明确的说出以民为本四字,但是在《道德经》中,我们随时随处都能看到民本的呼声。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49章)。也就是说,最高明的执政者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这当然就是以民为本的意思。这句话直到今天甚至是未来都有着积极的政治意义。曾几何时,我们都在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等响亮的口号,而忽略了群众的利益、百姓个人的利益。然而,倘若连百姓的个体利益都不能得到保障,又谈何国家利益?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道德经》中比比皆是,老子是一位史家,通览古今兴废的他清醒的认识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75章)。意思是说:百姓之所以饥荒,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收取的赋税太多,所以饥荒。百姓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过于有为,所以难以统治。百姓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奉养自己过于丰厚,把民脂民膏搜刮殆尽,逼的百姓没有活路了,所以不怕死而铤而走险。这样的社会,是以上为本、以官为本,怎么可能和谐得了呢?因此老子向执政者提出严重警告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道德经》72章),就是说,当人民不再害怕执政者的威压的时候,可怕的祸乱就要来了。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周而复始,也在反复验证着老子的这一谶语。所以,鉴古知今,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牢记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39章)的训示,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才是固柢深根的长久治国之道。

以民为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最主要的反映,其实就是要做到均衡,这是老子政治智慧的又一大闪光点。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中,老子还有可能是提出平等均衡思想的第一人。他的这种思想既来源于他对天道的体悟,也来自于对不平等的社会中所有劳苦大众的同情,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老子看来,均衡发展才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主要在于贫富的两极分化。老子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亲眼见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而统治者却过着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第53章)的奢靡生活,从而认识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75章),进而提出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第72章)的缓和主张,就是要求执政者与民生息,给老百姓一条活路。然而,老子的这个为民请命的良好愿望,是不可能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和重视的,所以老子感慨地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77章),从而寄希望于有道的圣人能扭转这种不合理的人之道,恢复天之道,使社会能均衡发展,人民与执政者相安无事,共同进入至治之极的大同社会。所谓的天之道,就是损余补缺的均衡发展之道。

老子的这种民本、均衡的政治思想对诸子百家及后世影响深远,如孟子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这种思想应该说是来源于老子,而不是专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孔子。但是,老子的这一政治主张注定是不能被专制社会的执政者所采纳的,比如从小就读书不多的朱元璋看到孟子的这句话后便勃然大怒,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全祖望《鲒埼亭集》卷35)幸亏孟子早生他一千余年,否则恐怕难免身首异处。同时,朱元璋下令将孟子的牌位从孔庙的配祀中驱逐出去,并删除了《孟子》中大量他看着不顺眼的章节。

在对老子这种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上,道教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如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的作者在解释经名时就说:

太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太平经癸部》)。

即认为《太平经》所讲述的是天地之常理,帝王能依此治理,则阴阳调和,国富民强,使盗贼无有,百姓无怨,天下大顺。

说到均衡,主要在于财富上的平均分配,《太平经》中也有自己的财富分配原则,即:

或积财亿万,不肯周穷救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所以然者,乃此中和之财物也,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穷。今反聚而断绝之,使不得遍也,与天地和气为仇。(《太平经丁部六治十罪诀》)

就是告诫那些疯狂积敛财物,而不肯拿出来周穷济急的人,属于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过。因为在道教看来,钱财是天地用来行仁的工具,为普天下人所共享的,你如果聚敛财物,阻碍了财物的流通周足,使得贫富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么你就是与天地为仇!这就是道教天道均衡思想的一个体现。

道家主张民本、均衡的进步思想,成为历代农民起义的理论依据。从秦朝末年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始,农民军无一不是打着等富贵、均贫贱的口号,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甚至将国号定为大顺,显然是受到道家老子及《太平经》的影响。

幸运的是,今天我们的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但蠲免了持续几千年的农业税,而且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消除贫富差距和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人民的利益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提升。反思胡锦涛总书记对于和谐社会的定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充满了民本、法治、均衡、和谐的色彩。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这一行政理念,始终不渝的走共同富裕的路线,相信我们国家的富强鼎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来临。

(责任编辑:张恒溢)

以上就是以民为本与平等均衡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2582.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