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期望众生都成善人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4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在《太上感应篇》中,开篇第一句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祖师一语道破了世人一生的困惑与思考。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能明白,做善事就能得到善报,做恶事就会遭到恶报。但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善报,甚至换来的是恶报呢?为什么有些人做了恶事而没有得到恶报,却总是善报相随呢?让我们带着这些困惑与思考,共同去领悟祖师的智慧。

道教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历史积淀,历代祖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心法供我们学习。

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张鲁祖师深知众人疾苦和上天的感召。他劝告众生信道、行道、皈依玄门、自主捐物建立义舍;用祖上留下的心法和自己的修行为众生治病消灾。在治疗期间,祖师并没有用什么神丹妙药,而是让受病魔侵害的众生静室思过,在安静的空间里反思自己以往所做之事,忏悔过失,对神灵表示认罪,以减轻自己的罪业。再让众生以《三官手书》来祈求赐福、消灾、解厄。在当时一片战乱的情况下,张鲁祖师的这些告诫和引导,使汉中成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间乐土。

汉武帝信奉神明,经常设案礼拜,但却没有得到神灵的感应,反而有很多疾病、水旱、虫蝗等灾难发生。元丰元年七月十五这天,西王母因受汉武帝虔诚朝拜,感应降临皇宫。汉武帝问西王母:我经常修斋设醮,礼敬神明,为什么我的国家还会有虫蝗、水旱等灾难呢?西王母说:这是因为人间百姓不知道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耕田地,会冒犯阴阳的禁忌,致使雨水不下,百谷不收,民遭饥荒。汉武帝又问:既然犯戊日禁忌后果这么严重,怎么做才可以消除罪过呢?西王母说:戊日禁忌最严重,是没有办法消除罪过的。世人如果能敬畏天地神明,不犯六戊禁忌,就自然可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衣食无忧了。说完,西王母驾青鸟升天而去。汉武帝大悟,立即颁布法令,谨遵西王母告诫。就这样灾难逐渐减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这一典故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相互感应。道教认为,一切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的东西,都会有相应的神灵存在,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神灵监督。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所以,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不怍于心。二是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祸与福的本质。祸与福不是由我们自身之外的人、事、物造成的,而是从我们对待人、事、物的身、心、口而得来的。当我们心平气和地用善的态度、言语和行动对待人、事、物时,我们的身心就会开朗,也就自然会得到吉神的护佑赐予善报;当我们用恶的态度、言语和行动对待人、事、物时,我们的身心就烦闷,吉神自然就会远去,就会遭到惩罚或灾祸的恶报。
在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体会,不难发现,我们怎样付出就会怎样得到,所能够得到的,永远都只是我们自己所付出的。但当付出与得到相差甚远时,我们会感觉不公,会思考,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善事没有得到善报,却换来的是恶报呢?为什么一些人做了恶事没有得到恶报,却总是善报相随呢?《感应篇》告诉世人: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一些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怨恨和抱怨。比如,抱怨别人不够真诚,抱怨别人不够善良,抱怨别人吝啬等等。在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却始终没有认真地想想,自己是否有错?我们的心态是否正确?我们自己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为此,祖师爷给世人留下了正己化人的法宝。所谓正己化人,就是要我们端正自己的身、心、口,去除邪思杂念,以身作则。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以善心、诚信去对待一切,以恩德回报一切。不管对方是善或不善,是守信还是不守信,是对自己德还是对自己怨,我们都应以善待之。这样,就会使更多人享受善的福报,并慢慢去引导感化他人。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成为真正的人间天堂。

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我们应该从长计议,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成与败。在与别人来往时,这个人也许现在亏欠了你,但说不定将来会回报你。如果别人得罪了你,你就当成一种磨炼和考验。事实上,生活在社会中,也有很多人曾经给过我们恩惠。比如,小时候有父母的照顾,进入社会有朋友、同事的帮助等等。所以,在照顾别人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回报。在这里得不到回报,或许是因为曾经亏欠,也说不定将在另一些方面收获更多。在对待怨敌的态度上,如果能够做到以德报怨,就好像一颗石头丢进水里,涟漪将会慢慢向外扩张,最后整个社会都将充满信任与和谐的气氛。

衷心期望众生都能成为善人。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

以上就是期望众生都成善人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2473.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