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4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与明中叶以来出现的无为教等教派不同,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诞生在福建莆田的三一教,是一支由学术团体转化而成的教派,其创始人为落第生员林兆恩。
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勋,号龙江,福建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林兆恩生活在官宦世家,却屡试不第,遂放弃科举,与云游道士卓晚春结伴外游。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自称得遇明师,授以真诀,开始创立三一教。在创教后的最初15年内,他将大量精力用于协助官方抗击倭寇与赈民救灾,受到当时与后世的交口称赞。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十四日,林兆恩病逝,享年82岁。
林兆恩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直至去世,他每年都有著作问世。主要著作为《圣学统宗》。目前,国内外还存有不同版本的林兆恩全集16种。其核心内容就是三教合一论:以儒家纲常人伦为立本,以道教的修身炼性为入门,以佛教的虚空本性为极则,以世间法与出世法一体化为立身处世准则,以归儒宗礼为宗旨的三教同归于心。他还创立了九序心法,从实践上引导群众走向他构建的三教合一论的精神王国。
林兆恩在创立三一教最初的15年内,扮演着教书先生的角色,其门徒大多是莆田、仙游一带诸生,并鼓励其门徒进取科举。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三一教是一个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学术团体。
然而,从明隆庆元年(1567年)起,林兆恩将主要精力用于传教事业,而且每年都要离开莆田,到福建各地或外省传教,使三一教的影响扩展到江南大部分地区和江北一些地区,其信徒也由最初的读书人扩大到了社会各阶层群众。
林兆恩在传播三一教的过程中,被其追随者不断神化,逐渐由原来的讲学者、教书先生、慈善家、隐士演变为万众奉祀的宗教主。从明隆庆六年(1572年)起,就有信徒把林兆恩奉为神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浙江方士扶鸾画三教合一图,诡称:近诸神朝天见玉皇天尊,所事者乃三教合一像,即今之三教先生也,可传祀之。从此林兆恩被称为三一教主。三一教也开始由学术团体向宗教方面转化。
林兆恩病逝后,三一教立即分裂为两大派别,分别从各自立场继承和发展了林兆恩在学术与宗教两方面的理论遗产。
一派从学术立场上继承了林兆恩的理论遗产。他们把林兆恩看作有成就的理学家,对三一教徒的宗教迷信活动公开予以抨击。由于这一派恪守三一教的学术传统,因此只是在知识界有些影响,清朝入关以后,便湮没无闻了。
另一派则从宗教立场继承林兆恩的理论遗产。奉林兆恩为三一教主,尊三一教为夏教,进一步发展了三一教的宗教哲学和宗教伦理,完善了三一教的教规、教仪、教阶制度。到明末清初,已经成为一个跨越福建、江苏、浙江3省,并远及北直的大教派。然而,在清朝严禁各种邪教的专制政策下,三一教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两次遭到清政府的查禁。经过两次打击,三一教从兴盛急剧走向衰微。福建以外的三一教均已泯灭,只有莆田、仙游一带的三一教得以潜伏下来,在民间秘密流传。
19世纪中叶,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暇顾及各种邪教活动,于是在民间秘密流传了100多年的三一教,在三一教传人的努力下,于清末民初又在莆田、仙游一带公开流行起来,并随着海外移民而传入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当地华人世界传播,至今不衰。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原文载于中国民族宗教网)
(责任编辑:张恒溢)
大家在看
文章精选